李金善,1962年6月生,河北文安人,1983年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,1986年河北大学硕士研究毕业,获硕士学位,同年留校任教;1999年河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,获博士学位。1988年评为讲师,1996年评为副教授,同年聘为硕士生导师,2000年破格评为教授,200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。1995年担任中文系副主任,2000年院系合并,任人文学院副院长,2004年任院长,2006年调任社会科学处处长至今。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,河北省教学名师,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,河北省第十一届人大表,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,中国屈原学会理事。
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的教学与研究。担任中国古代文学史(先秦两汉文学)、“诗经导读”、“楚辞与楚文化”等授课任务,在《文学评论》、《中国楚辞学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6篇。主要著作有《骚体诗选》(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)、《明诗评选》(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)、《屈原》(海南出版社1996年)。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的“立足社会发展需要,打通文史哲,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”,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(排名第三),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的“中国古代文学课程”2003年首批入选全国“精品课程”行列,《边随园集》获得河北省第十一届社科成果一等奖(第三),《中国古代文学全程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》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,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首批进入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。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有: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《宋代骚体文学的演变》、中央文史研究馆委托项目《中国地域文化丛书·河北卷》等。
教师心得
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,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身份和职责,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对自己的身份和作用必须有明确的自觉性,不断地用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,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。作为一个教师来说,如何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来塑造学生的品格,是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。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,要尊重学生,因材施教。尊重不只是要平等地和学生相处,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,更主要的是要将丰富的知识、准确的概念和无穷的创造力传授给学生,这就要求教师有高深的学术素养和高尚的精神情操,并且通过精致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传达出来;因材施教,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,是对学生潜能的开发,是教学的最高境界。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,要爱护学生,诲人不倦。面对着从少年进入青年的学生,一个高校教师的直接职责是要引导他们成人,首先要做人,其次才是做学问。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和爱护,关心他们的身心,给他们应有的空间,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。无论学生的出身如何,也无论学生性格内向和外露,都用真心去对待他们,让他们永远感受到亲情的存在,滋养他们的爱心和感恩之心。
教师寄语
亲爱的弟子们,我的孩子和你们同龄,也在上大学了,此时此刻,我感受到一个教师和一个父亲同时兼有的责任;我时常反躬自问,我是不是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你们了,是不是向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关心爱护着你们,我一直在做着这样的努力;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我这里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,我希望我的存在能使我的学生学到真知并有新的启发和创造;从你们身上,我感受到不同于我们的时代风的清新和感动,我通过对孩子的宽容理解你们并支持你们,我坚定地相信,你们这一代人一定会超越我们,我为你们鼓掌助威!
教师箴言
大学,是培养能力的地方,别再被考试完全左右。分数是暂时的,唯有能力永存。
大学,是学习知识的地方,学习需要心静,心静才能学到知识;学习需要心闲,心闲才能思考问题,学习、思考是大学阶段学习的两个车轮。
大学,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地方,培养学习的兴趣,养成学习的习惯,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。